新书上海首发 用故事揭秘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
时间:2025-06-25 15:27:04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24日获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这部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编著的科普力作,以故事化形式揭秘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果——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讲述围绕节水抗旱稻研发的动人故事。

据悉,节水抗旱稻是一项中国原创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配套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可实现节水50%、减少甲烷排放90%以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对记者表示,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更好地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打造“小而美、鲜又精”的农业特色优势;另一方面要培育出市场前景广、发展前景好的大品种。

《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供图)

针对未来发展,蔡友铭提出要让科技之“稻”更茁壮。将持续攻关节水抗旱稻“1522”发展目标,助力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让合作之“花”更繁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将深化与种业企业、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融合,发挥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的合力作用,加速前端育种、中端应用、后端价值和合作协同,打造“品种+技术+碳核算”的方案。

何为“1522”发展目标?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罗利军研究员介绍,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亿亩,增产稻谷500亿公斤,减少200亿吨水稻生产用水,减排温室气体200亿公斤二氧化碳当量(CO2e)。

据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通过九个章节的故事串联起三项国家战略:藏粮于技、“双碳”行动和国际担当。记者了解到,节水抗旱稻整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与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在水田,整个生育期不需淹水,其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在旱(山坡)地,可像种植小麦一样进行旱直播,具有较好的抵抗干旱的能力,关键时期若遇干旱适当补水即可,增产稳产;在栽培上,简单易行,可实现免耕直播,投入低,大幅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

据悉,节水抗旱稻正在为农业、生态、经济搭建良性互动“立交桥”,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以旱直播节水栽培为例,相比传统水稻淹灌栽培,节水抗旱稻良种良法配套可减排温室气体90%以上,可减排甲烷97%以上。

据了解,首笔种植节水抗旱稻的碳普惠交易本月完成。根据该交易测算,种植节水抗旱稻可增加460元/公顷的额外碳减排收益。按照节水抗旱稻年推广面积为40万公顷计算,每年可新增收益共计1.84亿元。迄今,节水抗旱稻已在2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示范推广。

“《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是一部融合科学、人文与农业科学家奋斗精神的史诗,是‘科学家严谨治学’与‘出版人专业匠心’的完美结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毛文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节水抗旱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出版方,我们深知《节水抗旱稻的故事》这本书的分量。”

据介绍,在《节水抗旱稻的故事》的出版过程中,编辑与罗利军研究员及其团队展开了一场科学与出版的深度对话。从科研逻辑到表达方式,从数据呈现到情感传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正是"科学家严谨治学"与"出版人专业匠心"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这本有血有肉、见人见事的科技佳作。

据悉,从《超级杂交稻研究》到《节水抗旱稻的故事》,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始终与中国农业科技同频共振。毛文涛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科技创新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出版更多高质量的科学著作,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的力量。”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林峻表示,节水抗旱稻的诞生是现代农业科技的一次重要突破。他表示:“本次发布的《节水抗旱稻的故事》图书,架起了一座连接科技与公众的桥梁。图书不仅展现了节水抗旱稻的技术突破,更折射出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大地、服务民众的崇高情怀。”

新书发布会以“稻路蓝缕”为主题,打造沉浸式科普场景,记者看到,现场展示节水抗旱稻模型、砻谷机、节水抗旱稻大米、米浆等,让读者在室内步行间就能了解到从“一株稻”到“一粒米”再到大米深加工产品的全产业链。

标签:

最新
  • 新书上海首发 用故事揭秘节水抗旱稻的研发历程

    记者24日获悉,《节水抗旱稻的故事》新书在沪首发。这部由上海市农

  • 探秘卫龙工厂:第七代魔芋爽生产线首次对外展示

     近日,40多家媒体受邀走进位于河南漯河的卫龙美味杏林工厂,以

  • 成都世运会倒计时50天 比利时代表团以“中国风”壮行

    今年8月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18日迎来倒计时50天,

  • 南海夏季风爆发 我国将逐步进入主汛期

    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25年南海夏季风已于本周爆发,与常年爆发时

  • 天津口岸船供保税燃料“两仓功能叠加”改革落地

    记者26日从天津海关获悉,在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的监管下,2 5万吨

  • 阿黑颜是什么意思?阿黑颜是什么梗?

    阿黑颜是一个源自日本二次元文化的网络热梗。具体如下:含义:阿黑

  • “一带一路”农业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

      4月29日,在环喜马拉雅国家驻华使节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

  • 商务部:近期陆续出台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28日表示,近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服

  • 中国版平准基金来了,释放稳市强信号!

    今天一早,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汇金公司重磅发声。中央汇金明确了自

  • 农业新质生产力看北京|当科技邂逅田园 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惊蛰雷动,春信已至。北京温榆河公园芸上梯田正静候播种。公园相关

  • 张伯礼:用东方的智慧驾驭西方的医学技术可能是未来医学的方向

    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中新网记者

  • 保障交通安全——西平县柏城街道志愿者在行动

    2月22日至23日,西平县柏城街道利用周末组织机关和社区志愿者走上街头

  • 两项数据“两位数增长” 多家航司发布1月“成绩单”

    近日,国航、东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发布1月业绩数据。记者梳理发

  • 兰州:市民元宵节赏年画、玩非遗

    猜灯谜、赏年画、做游戏、逛非遗集市……11日正值农历正月十四,我

  • 江西抚州:电力工人寒潮巡检 保障群众温暖用电

    近日,蛇年首场寒潮直扑江西抚州资溪县,这座藏在大觉山脉里的小城

  • (新春走基层)新春首展 “中国水暖之乡”福建南安展销忙

    中新网福建南安1月31日电 (记者 孙虹)1月31日,农历大年初三,

  • 旅游
    • 浙江二手车出口火热:深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

    • 中国农科院将加强三方面学科力量建设“南繁硅谷”

    • 新能源车“买车易、修车难”问题凸显,如何破解?

    • 点水成金蹚新路 山山水水换新颜——湖南省水利厅驻隆回县龙家湾村工作队致力乡村振兴纪实_天天新消息